近日,色色视频
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云舟小队,在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趣味手工课堂。仿竹编制作、折纸、扭扭棒、石膏娃娃彩绘等轮番上阵,让孩子们在指尖创作里,收获童趣并感受非遗的魅力。
竹编宣传课作为前置课程,为孩子们打开了传统手工艺的大门。“竹子能变魔法!”在阵阵惊叹声里,传统技艺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内心悄然扎根。侯嘉雯老师通过展示竹编画等艺术形态,剖析了竹编“以竹为骨,以艺为魂”的工艺特点,深入阐释了竹编技艺的传承对非遗文化延续的意义。在随之而来的仿竹编制作课堂上,孩子们用纸条模拟竹丝,跟着志愿者学习竹编的经纬交错。起初纸条总“打架”,但在孩子们的悉心调整下,竹编书签逐渐成型。孩子们抚摸着纸条上的纹路,仿佛触摸到了传统的温度。
(图一 侯老师指导孩子们制作竹编)
在被称为“纸艺魔法室”的折纸系列课程中,志愿者们分步教学,彩纸在孩子们的手中快速翻转:有人折出振翅千纸鹤,幻想它带着祝福飞向远方;有人专注折出跳跳蛙,说要跳到未知的明天;还有人折出郁金香,想着回家送给妈妈。偶尔纸鹤“折翼”、蝴蝶“陨落”,但孩子们从不气馁,每一次重来,都是创意与耐心的双重收获。
(图二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信封折纸)
扭扭棒环节则是“色彩狂欢派对”。红的热烈、黄的明亮、蓝的清新……五颜六色的扭扭棒铺满桌面。孩子们化身“造型师”,弯折、缠绕、粘贴,忙得不亦乐乎:有人做出娇艳的玫瑰,要送给志愿者老师;有人扭出眼镜,配合着古灵精怪的表情.....一根根小小的扭扭棒,扭出无限乐趣,还扭出团队协作的默契。
在石膏娃娃的彩绘课堂上,白坯娃娃们“排队”等换装,孩子们挤在颜料盒旁,挑出心仪色彩。给娃娃画彩虹裙的,要让它成为“最美公主”;给娃娃的眼睛点星星的,说要亲眼看看宇宙的星辰;还有孩子调皮地给娃娃描“小花猫胡子”,逗得全场大笑。画笔起落间,单调的石膏蜕变成专属“艺术品”,藏着孩子们对美的独特理解。
手工课以指尖为桥,让孩子触摸文明肌理,感知工艺温度与文化厚重;更以实践为火种,点燃创造力,令奇思在掌心绽放。志愿者们将继续精进课程,让“云舟”载着童趣与传承,在菇乡持续远航,让更多孩子收获快乐与成长。
(图文:侯嘉雯、章可嘉、王莺璇、韩丹希、王莺璇;审核:韦宇)